一周播报丨投资武汉动态速览
- 城市热点-
东风汽车加速打造具身智能汽车
7月1日,由东风汽车牵头建设的具身智能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已完成认定。实验室”由东风汽车牵头,联合顶尖高校及行业优势企业共同推进建设。建成后,将聚焦汽车具身感知执行、汽车具身计算平台、汽车具身核心算法、汽车具身支撑技术四大核心方向,打造集科技创新、学科交叉、原创技术孵化及产业转化于一体的国际一流研究平台。
- 招商活动 -
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产业联盟大会成功举办
近日,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产业联盟大会在汉召开,网络安全领域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代表200余人参加。会上,14家行业协会跨区域跨行业联动签约,覆盖长三角、西南、中部等多区域,实现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与网安产业跨界融合。22家专业机构入驻联盟,服务范围涵盖金融赋能等六大领域,增强了对网安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专业化服务能力。
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开幕
7月4日上午,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在武汉东湖宾馆开幕。本届活动主题为“融合发展 共建支点”,旨在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和同胞心灵契合。本次台湾周签约项目共39个,投资总额139.75亿元人民币。其中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有4个,5亿元以上项目有6个,涵盖半导体、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制造、文化旅游、汽车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 项目聚焦 -
智能座椅项目落子武汉经开区
6月30日,深圳斯诺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诺凡科技”)与武汉经开区成功签约,将投资建设智能座椅武汉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5亿元,将租赁检验检测产业园15000平方米厂房,建设智能座椅传感器生产基地、座椅舒适系统总成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预计2025年投产。
宏臻牛肝菌(武汉)工厂启动建设
6月30日,宏臻牛肝菌(武汉)工厂在武汉经开区现代种业示范基地启动建设,将打造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牛肝菌生产基地,预计2027年6月项目投产。工厂占地约150亩,主要建设牛肝菌设施栽培车间、菌种培育接种车间、拌料堆场、二次出菇房等,实现日产15吨黑牛肝菌鲜品,预计年产值实现4.5亿元。项目将在武汉率先引入从菌种培育、仿生栽培、品牌营销到渠道销售的全产业链商业运作模式,并嵌入人工智能采摘、数字农业孪生等功能,打造武汉食用菌现代化工厂化栽培样板。
“两岸(武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在汉揭牌
7月4日,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海峡两岸(武汉)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交流会举行,“两岸(武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在汉揭牌,武汉也成为中部地区首个、大陆地区第2个获此殊荣的城市。该基地将以武汉经开区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为核心承载区,发挥海峡两岸(武汉)车辆技术创新联盟桥梁和纽带作用,实现两岸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合作共进、融合发展。
- 各区动态 -
东湖高新区:首个“拨转股”项目签约
7月1日,东湖高新区首个采用创新财政资金“拨转股”机制的概念验证项目正式签约落地。东湖高新区国资平台光谷金控、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产业社会资本浩华磐泽(厦门)投资有限公司三方签约,聚焦智慧病理产业赛道,探索财政资金“拨转股”市场化运作路径,推动优质技术成果转化。
东西湖区:首批“气候贷”发放
7月1日,武汉市东西湖区气象局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东西湖支行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未来三年内,农行东西湖支行将面向乡村振兴、绿色产业园区、低空经济、普惠民生等重点领域提供金融支持。签约当天,一家粮油企业和一家农业生态园企业凭借“气候友好”认证率先获得1300万元贷款,成为这项政策的受益者。
长江新区:与武钢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月2日,长江新区与武钢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产业升级、绿色转型、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此次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全方位、深层次、高质量”的全新阶段,双方将以此为新起点,开展紧密合作,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圈、激活“港口 + 智造”双轮动能、提升招商引资效能,共同推动资源整合、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
汉阳区:“科创觅知音”成果转化活动成功举办
7月4日,汉阳区“科创觅知音”成果转化活动走进武汉大学。当天,辖区企业武汉中交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发布公路隧道巡检与自动灭火四足式机器人应用场景,武创院百威健康食品智造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揭牌,现场12个项目现场签约,涉及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创业项目等,其中9个项目与人工智能相关,占比超七成。
编辑:王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