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装上AI“神经中枢”,每年竟省下超千万!

来源: 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 2025-07-15 21:31
【 打印 】 【 字体:      】

7月14日上午,武汉经开区的大唐互联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互联)内,总工程师何宁波正带领团队调试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实时反映着远端工厂的运行状态。

大唐互联研发人员分析研讨设计方案。

“系统刚发现车间能耗异常,正在生成优化方案。”何宁波介绍道,传统工厂是人找数据,现在变成了数据主动“追”人。

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企业,坐落于武汉经开区南太子湖创新谷,是湖北省首批工业互联网企业之一。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大唐互联已为东风本田、湖北开特汽车电子等近300家省内政企客户提供数字化转型升级服务,连续多年上榜“工业互联网50强”。

2023年,其自主研发的DTiip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名单,成为全省首个本土培育的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走进公司办公区,最先映入眼帘的不是代码与服务器,而是大门左侧充满书香的书吧——三张小沙发倚靠着塞满人工智能、大数据书籍的落地柜。“我们鼓励员工随时充电。”何宁波笑着说,“AI时代,学习力才是第一生产力。”

大唐互联的员工在书吧学习。

这种学习氛围在研发中心体现得尤为明显,几名“90后”工程师正聚在白板前争论算法模型,墙上的专利证书已贴到第98张。这支多元化的团队汇集了来自华为的专家、武大与华科大的博士、抖音的专家甚至还有像何宁波这样学经济出身的管理者。“我当年在香港做管理咨询时,根本没想到会带队写代码。”他笑道。

为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大唐互联今年举办了全员AI创新应用大赛,仅武汉公司就有近200人报名。比赛中涌现出许多实用创意:财务部用AI自动生成报表,人力部开发了智能简历筛选器。“有个团队用3天做出会议纪要自动生成工具,现在全公司都在用。”何宁波表示,比赛10万元奖金固然诱人,但更看重“用小程序解决真问题”的理念。

正是这种全员创新的文化,让这家成立不到十年的企业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他们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建立18种危害物质检测识别技术,为小龙虾质量安全保驾护航;助力某汽车电子企业实现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生产效率提升40%;与某大型汽车主机厂合作优化焊接工艺,单厂年省超千万元成本……目前,大唐互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在汽车、电子、煤矿、医药等多个行业落地开花。

大唐互联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

站在布满3D工厂模型的数字孪生大屏前,何宁波透露了下一步计划:研发“具身智能体”,让车间机器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比如焊接机器人发现新材料,会自己调参数并上传经验库。目前,公司正与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共建实验室,将真实工业数据转化为教学案例。“未来工厂的‘老师傅’,可能就是AI。”

编辑:王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